韩国最近可谓是糟糕事不断,李在明前脚喊话“全力以赴调查在美工人被抓”深圳知名的配资公司,后脚特朗普又发话了,计划对韩国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华工厂开展年度审批,旨在限制其芯片制造设备出口。
然而,就算再“舔”美,也架不住被连捅两刀!
(特朗普取消拜登时期的“无限期授权”,转为对韩国在华工厂芯片设备出口进行年度审批)
事实上,比起前段时间特朗普发出的“取消豁免”来说,如今这一年度审批,已经算是“后退一步了”。
据观察者网报道称,早在上周之时,特朗普就非常不满拜登授予韩国芯片制造商的无限期授权,所以,他建议将“无限期”改为一年一次出口豁免,包括受限制装备零件等。
但这对于韩国来说,却意味着接下来要面临更多的监管步骤,同时,出口项目也会受到极大限制,尤其是在华工厂的运营,很可能会因为限制而让芯片生产难度骤增。
此外,撤销豁免后,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还需要每年都提交上千份许可证,至于哪些零件要何时维修和更换,这无疑是个海量的活计。就连美国官员都在私下里抱怨称,他们需要处理更多的工作。
说白了,谁都不想承担这笔额外的负担。
不过,真要仔细算下来,美韩要应对的困难,其实还远不止这些。
经过多年发展,全球化早已根深蒂固且持续存在,产业格局不再一家独大,而是演变为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美国为了打击中国芯片发展,执意将出口管制工具化,可以预见,这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都造成不利影响。
(全球化大背景下,韩国芯片生产离不开中国的庞大市场和稀土原材料)
韩国在芯片产业发展上,对中国有着深度依存关系。
数据显示,韩国芯片出口额中,有超过一半流向中国市场。2024年韩国芯片出口达到1419亿美元,其中51.7%销往中国市场。虽然比2020年的61.6%有所下降,但中国仍然是韩国芯片最大的买家。
韩国半导体企业高管私下坦言,一边是美国施压,一边是中国市场,但比起前者来说,失去中国市场,后果是不可想象的!
毫不夸张地说,中国市场几乎养活了韩国半导体产业。如果没有中国订单,韩国芯片库存周转天数将从现在的135天继续飙升,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,甚至引发全行业危机。
但实际上,在这背后,还隐藏着一个更惊人的真相——韩国半导体产业62%的关键原材料,都需要从中国进口,包括硅片、特种气体等关键材料。
可想而知,这种依赖关系使得任何“脱钩”言论都显得不切实际。
(与韩国相比,中国在芯片发展上,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创新发展道路,将外部压力转化为驱动力)
这说明什么?
一来,中国不再仅仅是原材料供应地和销售市场,而是已经成为技术竞争者。这一点从关税战中也能看出来,韩国三星西安工厂被美国《芯片法案》限制,制程被锁定在14纳米难以升级,而中国本土芯片产业正在打压和封锁中获得迅猛发展。
二来,韩国被美国连捅两刀后,自然很急,却又无能为力,但扭头看看隔壁的中国,不仅抗住打压,还成功反将一军,迫使特朗普率先低头求谈判。这样的表现,是包括韩国在内很多国家都想搞明白的事情。
只能说,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,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、5G通信等领域爆发的芯片需求,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试炼场。而外部压力,更成为驱动力,推动我们不断创新和独立自主,最终实现产业升级。
就目前看来,这种模式正在产生显著效果,让传统半导体强国感到压力。美国急迫地想要中国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,韩国企业却也深知,失去中国市场将带来灾难性后果,未来,若是美国坚持如此,那韩国,或许也不排除像印度一样,寻求与其他国家合作,摆脱对美国的依赖。
到那时,恐怕特朗普也万万想不到深圳知名的配资公司,自己的一个决定,会给中国“送”去个“朋友”。
永兴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